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长期的工业化倾向和严格的户籍制度及我国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使农村沉淀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日益凸显出来。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的传统性和落后性,推动二元经济走向一元的现代化经济,及至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必须转移出剩余劳动力,这已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一定证实。但是,必须看到一个事实,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是农村中文化素质相对高的,也是种田好手,可以称之为农村精英,农村精英的流失,虽然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对城市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却是以农村土地抛荒、农村凋敝为代价的,长此下去,未来的农村将找不到可以和愿意种田的农业劳动力。于是,探究我国东、中、西部农业劳动力存在断层的现象,分析其内在原因,便是这一群南审学子的实践课题。
6.26日,九位来自不同地方、不同专业的同学聚到了一起,致力于中国农村劳动力断代之忧的调查分析。我们希望通过前往中国中、东、西三个地区选取出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河南省济源市、南京市浦口区、重庆市——进行调查研究,得到不同乡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特征数据。并在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后,总结得出农村劳动力断代的内在因素,构建起对农村劳动力断代现象的理论框架。
第一站——南京市浦口区乌江镇五一村
村主任先大概介绍了一下五一村的基本情况。这个村人口5000左右,有3000左右是老人,以种植苗木为收入来源。在七十年代,这里3000万以上收入的企业有四家,村里大多数的青壮年都在这些企业工作,可是随着经济发展,这些高污染的企业被强制关闭,或者迁移,村周围的工业也就走向没落。村里的青壮年失去了工作,开始外出打工,村里的劳动力断层现象也随之出现。村主任随后谈到了使断层现象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种植苗木的收入低,并且不稳定,青年外出寻找有更多金钱回报的工作也是人之常情。而现在村子面临的种植现状是,市场行情里树苗的价格下降,而村子里大多数是零散小户经营,缺乏宣传,也缺乏嫁接等先进的技术,使得苗木的收益越来越低,青壮年越来越不愿意呆在村子里。
第二站——重庆市綦江区篆塘镇
6月28日,重庆小分队在前往重庆的路上细致讨论了前往重庆后具体可能的情况和问题。我们在重庆的调研地点是重庆市的綦江区篆塘镇。
6月29日一早,队友们在睡眼朦胧的状态下被告知调研地綦江区发生了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綦江区防汛办发布了紧急防汛通知,出于队员们的安全考虑,调研小分队不得已放弃了前往调研地的计划,原定的实地调研改成了电话采访联系。
怀着沉重与关切的心情,我们如约和綦江区篆塘镇珠滩村村主任及书记通了电话。提问之前,我们向村支书简单询问了綦江的救灾工作进展。村书记罗玉会和村主任谢青志认真听完后组员们纷纷送上祝福,希望綦江区的受灾村镇早日恢复生产生活。接下来每个参与电话采访的组员顺序提出我们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对于我们调研地篆塘镇珠滩村的农经数据和具体的劳动力流转情况做了详尽的记录。
珠滩村的优势主要在于是市级特色农业示范园所在地,且土地流转主要用于发展规模农业。但劳动力断代现象仍然存在,耕地人员以35-65岁间的妇女为主。对于本地区的劳动力现状,村主任谢青志提出了他的想法,他认为推动村子经济发展、提高农户的收入、吸引年轻人回乡等等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继续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因为这样才能在招商引资上占据优势,找准项目,吸引投资,既保证了老百姓就地就业,也降低创业门槛,吸引有志年轻人回乡创业,达到逐步提高农户收入的目标。
第三站——河南省济源市大峪镇
大峪镇朱固堆村,是一个紧挨水库的贫穷山村,村里有上百户人家,将近一千人,其中劳动力占了五成。但是在我们深入了解之后发现,村里只剩下老人在家,年轻人和中年人基本都出去打工了,劳动力断代问题尤为突出。由于村内人数不多,我们先去采访了村支部书记崔书记,崔书记告诉我们,村内年轻人都已出去打工,只剩下少数的中年人和老年人,留守的人大部分以打渔种地为生,然而随着前几年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田地里基本都种成了树,近年来树已长大,基本无法再耕种。每年的靠着地里的核桃取得微薄收入。
面对如此严重的劳动力断代问题,我们小分队的成员不仅为这个村子以后的发展担忧了起来。但是崔书记告诉我们,这个村子已经找到了新的出路。随着济源市城镇化的推进,这个贫穷山村已经走上了移民的道路,但是目前尚未完成移民工作。
调研结束之后,队员们对获得的语音文字资料、调查报告等进行整理汇总和结果分析,计算相关数据。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要做艰苦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不容易的事。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调研工作进入后期资料整理阶段,在第一手材料中,队员们筛选出了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结合大数据思考讨论对策,碰撞出不少思想火花。